据塔斯社网站9月8日报道,科学家们研究了1998年至2019年期间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数据,发现自2011年以来,其全球平均浓度一直在稳步下降。这与中国采取的减少有害物排放的措施有关🐊。
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被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报道称,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方法🧛🏼♀️,以确定微小悬浮颗粒的地区“起源”及其对当地人口的影响。总体而言♝,按人口权重计算的PM2.5浓度自1998年开始增加,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则开始稳步下降🤖。
科学家们还发现,在2011年之前,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污染增加幅度最大🧘🏽♂️。但随后,这一指数在世界上多数地区开始下降🧙🏿♀️,欧洲💂🏿♀️、亚太💁🏻♀️、俄罗斯等地的排放量都有所下降👊🏼,在中国尤为明显。
报道称🌡,论文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气成分分析小组的专家李驰(音)表示,中国为提升空气质量而采取的严格措施已被证明是这些全球积极变化的主要原因。
他说:“根据我们的计算,全球平均(悬浮颗粒)暴露量减少的90%以上来自中国。这一结果是惊人的,可以归因于中国在减排方面的努力,这种努力对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