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全球能源供需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1亿千瓦。”据章建华介绍,过去十年里,我国风光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了12倍左右🚈,装机总量占全球的38%,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7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产量。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进展显著🗂,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增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较2012年增长4.8亿吨标准煤🧘♂️,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贡献度超过4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6%🦶🏻🧖🏽♀️,“十八大”以来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𓀆,是历史上结构优化最快的时期😪。章建华表示⛄️,“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有力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其中,北方清洁取暖对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30%。”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居世界前列,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此外,我国能源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随着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等一大批标志性国际合作项目相继建成落地,“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伙伴关系成员国达到33个,绿色发展合作不断深化。
“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供应紧张警示我们🍳,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能源转型👩🏽⚕️。”章建华强调,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着力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到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为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章建华指出😛,未来,要持续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水平🫨,深入实施电能替代🤶🏻,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积极推动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发展,积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带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此外,还要强化能源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章建华表示🔪,“当前,能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关键机遇期、窗口期𓀔,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来源🫶🏼: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