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聚焦 首页 / 思想聚焦

    杜祥琬🧝🏽🤸🏽‍♀️:实现双碳目标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

    信息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2-08-03 浏览量:432

    8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在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能源的故事和双碳目标》的演讲。


    杜祥琬在演讲中从人类社会对薪柴、木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数次发现谈起,介绍了人类社会随着各类能源使用而发生的剧变🛀🏻。他表示🧑🏻‍🦼,要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就双碳目标的意义🧚🏽,杜祥琬提出🫒🏄🏿‍♂️,这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也表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挑战,为此,他提出了节约提效优先战略等八大战略。杜祥琬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我们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


    杜祥琬从人类社会对薪柴、木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数次发现谈起,介绍了人类社会随着新型能源使用而发生的剧变。杜祥琬提出,传统化石能源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提出了高效、洁净利用的挑战🧦,“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煤炭是第一贡献者,所以首先要做好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从长远看,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也是对它的根本制约,人类需要早做准备”。


    具体到我国的能源情况,杜祥琬在演讲中表示🧦🐜,需要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他说9️⃣,一提起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通常会听到“富煤、缺油、少气”这六个字🧥,仅就化石能源而言,这样总结尚且说得过去🔡,然而却忽视了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祥琬表示👩🏻‍🦼‍➡️👩🏻‍🦼‍➡️,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并可通过现代工业化手段进行利用👩‍🍳。古有水车灌溉农田,现如今🧑🏿‍🎨🈹,水电行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古代,秸秆既是燃料也是牲畜的饲料🌶,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村常见的农林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了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有机肥料、清洁电力等各类产品💁🏻‍♂️。


    “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杜祥琬指出😮‍💨,能源低碳转型👨‍👦‍👦,要让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拥有丰厚的资源基础💂🏼‍♂️💎,只有强调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大力地发展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


    风光等新型能源虽好,但存在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缺陷,会导致电网供应出现不稳定。就此👰🏽,杜祥琬表示🧑🏿‍🚒,需要将风光与储能技术相结合,与智能电网相结合🤵🏽,要让新型电力系统不仅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可行、绿色低碳。


    非化石能源除了可再生能源外🍲,还包括核能🫰🏼。杜祥琬在演讲中介绍🧑🏿‍🏭,二十世纪初,人们了解到了核的结构与核反应,有了核裂变、核聚变的概念🧑🏿‍🦲。目前核能发电在中国电力生产中仅占4.9%🧑🏻📸,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杜祥琬表示,未来一次能源的主流均可概括为两种类型的核聚变🟢,一类是太阳上的核聚变,即太阳能😢。广义的太阳能包括光伏、光热,实际上,风能📃、生物质能也都来自于太阳能。这些能源是清洁、低碳且可再生的𓀜;第二类为地球上的受控核聚变,也称为人造太阳🦴,目前已做出实际贡献的核能是基于核裂变反应堆的核电站,业内正在突破人造太阳受控核聚变。


    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6️⃣,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是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积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将对保护地球家园做出重要贡献。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挑战🎁。”杜祥琬介绍道,202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16亿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101亿吨✩,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量的30%左右。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10吨🛀,是全球人均水平的约1.4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大于7吨🧘🏻,是全球人均平均水平的1.4倍,已超过英、法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还将驱动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还会有一定的增量。


    至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面临的另两重挑战🧑🏼‍🚒,杜祥琬在演讲中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为40%,却消费了68%的能源;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6%,有待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与此同时,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只预留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仅为发达国家一半。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系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挑战艰巨。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防止一刀切


    杜祥琬在演讲中特别强调🤷🏽‍♂️,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指向高质量发展,是产业调整的机遇🎥。中国应借此机会逐步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的现状,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杜祥琬分析了我国以及美、加👧🏽🙂‍↔️、欧、日等国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能效提高,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也即通过持续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碳达峰后☢️,经济仍会持续增长🍄‍🟫,但人均碳排放不再随之增长。


    “通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以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杜祥琬表示📹,为此,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原则🐌,鼓励已达峰的地区碳排放量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增加“脱钩”。


    在碳达峰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等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推动发展模式增长转变。杜祥琬提出,根据中国工程院预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可控制在20亿吨,碳移除总量可以达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相当。


    杜祥琬另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要把握好节奏,积极又稳妥地实现目标,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他表示💁🏼,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杜祥琬提出了八大战略5️⃣🫄🏿,分别是节约提效优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


    最后,杜祥琬表示🟡,2030年的碳达峰是一个里程碑🦻,2060年的碳中和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它不是终点,人类社会还要前进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的能源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今“双碳”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